剧情介绍

柳乐优弥、有村架纯、三浦春马主演,黑崎博自编自导的[火的礼物](Gift of Fire,暂译)现已正式杀青,投入到后期制作。影片描绘日本在二战末期试图制造原子弹,柳乐优弥饰演炸弹制造小组中的一位年轻科学家,他逐渐开始怀疑自己正在制作东西的真正意图。柳乐优弥饰演的角色及本片故事均基于一位真实的原子弹研究人员的日记,而该日记正是由导演黑崎博在10年前发现。本片将由尼可·穆利([朗读者])作曲,彼得·斯特曼也会为本片献声。

评论:

  • 卞勇锐 2小时前 :

    《蛇之拥抱》既视感,越肩视角拍摄,低饱和摄影,方言对白催发出非一般的艺术腔调,剧本还是简单,抽出骨干不太能打,但作为主旋律战争片的新尝试,值得肯定和赞扬。

  • 严谷云 8小时前 :

    一部主题创作的诗意战争电影。全美院的制作班底,让电影的水墨感、摄影、画面构图得到了很大的保证。故事切口小、方言对话、画面介于黑白与彩色之间、叙事节奏不强……种种标签都与当下观众的观影习惯有所不同。导演在探索新的战争电影语言,也在试探观众的观影界限。

  • 喜初蝶 2小时前 :

    “我们都是自己人”也是挺讽刺的,只能说胜者为王吧。上面斗争的时候,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 卫志红 7小时前 :

    放在主旋律战争片里算是有风格,但风格实在压过故事太多,反而让人对故事没什么印象只记得风格。

  • 卫国璋 3小时前 :

    独立电影不是忽视技术的借口,叙事不行就是不行

  • 初延 5小时前 :

    有一些镜头真的唯美中充满着苍凉

  • 庆元槐 3小时前 :

    诗性电影+战争片,有大胆尝试,但也有诸多问题。专门做的ADR方言自然亲人(是家乡丽水话!),但也因此收音太好,缺乏真实性。摄影上值得琢磨,画面不是单纯地变成纯黑白,而是保留了部分色温(火光的暖色、夜光的冷色),但也因白天是自然光、夜晚是剧组打灯,视觉上有落差(相较于老好莱坞黑色电影的经典打光方式);长镜头氛围的营造、部分诗意的表达也被战争片段的剪辑与故事的进行无情打破,相较之下1917对长镜头的理解可能更适合战争片。虽说个人对电影诗研究不深(只看过一部老塔),但感官上还是直接感受到没有获得连续的诗性体验,作者没有处理好两种类型之间的矛盾;同时主题有但不深,诗性也显得杀鸡用牛刀了。当然,这两者的矛盾显然是难以处理的,而这种类型的尝试,正是中国电影目前所需要的。

  • 塞文墨 7小时前 :

    5.31杭州嘉里首映场。

  • 文涵 9小时前 :

    独立电影不是忽视技术的借口,叙事不行就是不行

  • 任吉玟 6小时前 :

    “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这是一条赴死的军令……”为何是48小时,而不是46小时?那时候战士人人都有手表,可以精确计时?直接说两天不好吗?

  • 宾依云 6小时前 :

    2.无效的跟随式长镜头滥用,挺废烟饼的。对标伊万的童年 看不清人脸 更别提表情细节 比较好的几场戏 开头的是湖里男主想象的尸群 男主引领大家去炸国民党炸药库的山洞大斜坡大仰角 其他令人昏昏欲睡

  • 乙秀敏 0小时前 :

    感觉像看了个大型的毕业联合作业…… 有别传统战争类型片的艺术探索,只是这样的摄影风格和分镜设计对于此类型电影的加成肉眼可见并不大,这样影片的成就更多的是在于开发出另一种可能性吧,个人还是蛮喜欢这样形式的表达的。

  • 振畅 5小时前 :

    国美的美好尝试

  • 初婷 3小时前 :

    20220626等·艺术,和帮帮

  • 承乐康 4小时前 :

    三个月以来第一次进影院就给我看这毛玩意儿

  • 文栋 3小时前 :

    战争的残酷已经不需要用血腥的厮杀、猩红的血迹来表述了,哪怕是在这种酷似老胶片质感的黑白画风中仍能感受到最深刻的惨烈。

  • 何琼岚 7小时前 :

    低饱和的画面把战争的压抑渲染得淋漓尽致。

  • 干觅双 3小时前 :

    印象里有几个天马行空的设计,但看到最后也没琢磨明白。

  • 元英华 2小时前 :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电影,故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甚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满满的故事感。

  • 席清懿 3小时前 :

    现在的国产电影应该向这部电影力求美术构图,但不能过于追求,不然如本片:除美术摄影皆流于表面,显得很公式化。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