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片获得了1947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是第一部获此荣誉的捷克斯洛伐克影片。《罢工》改编自捷克斯洛伐克女作家玛丽-玛耶洛娃的同名小说。1889年,在距离布拉格不远的小城克拉德诺的一座冶金工厂,一群被残酷剥削的工人们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举行了一次罢工,本片正是取材去这一真实事件,讲述的是一群矿工通过举行罢工争取自己权益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一个生活在底层薪金微薄的矿工家庭展开,展现了辛苦劳作却苦苦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矿工及其家人同压榨劳动工人阶级的冷酷矿工主以及占领军之间的冲突矛盾。作为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罢工》一片的摄影手法以及入画构图显得极为生动,栩如生展现了矿工危险而艰苦的工作环境。尽管人物刻画和表演显得粗糙,《罢工》一片仍被看做是共产主义政治宣传影片的奠基石,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评论:

  • 绪凝然 7小时前 :

    一位音乐剧天才通过光影拥抱了另一位音乐剧天才

  • 晏秀妮 7小时前 :

    电影还行吧。但乔纳森的经历更让我触动,他在《吉屋出租》开演之前就去世了,这让他成为一位最纯粹的艺术家和理想主义者。

  • 永阳曦 3小时前 :

    【6分】我理解林曼威的热情,但我感受不到。打动我的是真实的Jonathan本人,而非电影里呈现出来的角色。明明是很好的素材,但讲述的角度和方式都太一般了。作为音乐电影,音乐不出彩真的是致命问题,全片听下来,居然只有Bohemia一曲足够优秀。旋律和剧情的割裂感太强了,无法带动情绪。冗余的信息太多,真的没必要每隔20分钟就强调一次running out of time,台词多且尴尬,总感觉不像在看电影,像在看一个神经质的林曼威本人碎碎念。传记电影的通病依旧适用:配角们真的都是“配合”的存在,但在本片中,蜻蜓点水般的人物刻画甚至不能起到起码的突出主角作用。能感觉到加菲有在很努力地突破自己,但最终的表演效果也就是无功无过。真要和La La Land对比,那绝对是被吊打的程度。

  • 灵寒 3小时前 :

    电影中的音乐剧部分很精彩,但剧情叙事部分感觉略显乏力,显然想要把电影和音乐剧融在一起并不简单。时钟的滴答声提醒着我们流逝的光阴,也带来了对生活的焦虑,未来的生活难卜,是否还能活下去,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是否还有机会成功……清醒过来吧,与其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不如真真切切活出鲜明的自己,把握住那些值得珍惜的东西,哪怕时光有限,也要在剩余的时间里为自己骄傲。

  • 蹇安民 8小时前 :

    很有诚意的情怀之作,双线故事完整,在无法旅行的时代真是赏心悦目。

  • 陶舒怀 8小时前 :

    那种生活或许已经不合时宜,但优雅永不过时。

  • 通天薇 5小时前 :

    我大概是对音乐剧电影免疫了,影评人评价这么好的电影也没觉得多好看😅。上次给我惊喜的音乐剧电影还是《巴黎小情歌》,可以看20遍。

  • 荀忆之 7小时前 :

    细腻的故事性,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一些小小的英式幽默点,还是让人暖心,让人微笑,让人沉浸。不过,在一些情节逻辑的发生和结果之间的转换设定的太快,似乎是由于连续剧的叙事进展到剧场版就舍不得放弃的原因,但这种稍微的急促感还是让人皱眉,应该更洗练一些。

  • 林国 5小时前 :

    歌舞电影不容易走心

  • 韩修永 5小时前 :

    天才总是孤独的。音乐剧的形式,确实不讨喜。。。

  • 繁依童 0小时前 :

    And that's life,isn't it ?Getting past the unexpected.

  • 濯宏壮 1小时前 :

    在三十岁之前几个月看这部电影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贡德明 0小时前 :

    恐惧还是爱?改变世界!行动远远胜于言语!——

  • 桂初 4小时前 :

    加菲确实出色!那种坚持热爱同时艰苦生活的状态很令人动容。

  • 骞浩 3小时前 :

    导演从一开始就很想呈现一种又燃又爆炸的氛围,但我从头到尾都没燃起来,甚至有点不耐烦。首先29岁的巨婴真的有点讨人嫌,虽然他真的很有才华啦但跟这种人相处一定会非常累;其次全片把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酷儿群体的遭遇变成模糊的背景板,我觉得很不可,有好几次明明已经可以把叙事切进去了,又突然生生拔出来,回归最传统的励志叙事,我觉得这极大削弱了故事本身的层次。我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够励志,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份励志非常单薄,是“年度十大励志人物小传”的那种单薄。而且作为一个顺性别白人直男来说,29岁有什么好焦虑的?对成功的执念太深了啦……另外,太浪费Mj Rodriguez了,就不能多加点戏?

  • 赏涵涵 5小时前 :

    缺乏记忆点的单薄且口水的音乐,唱毕就忘;为了配合剧情画面精心写就的歌词,无法触动或共鸣,俏皮但审美疲劳;除了口述的1990和迈克尔关于同志艰难处境的台词外,再无其他关于90年代感的描述和氛围打造。

  • 月云 6小时前 :

    导演从一开始就很想呈现一种又燃又爆炸的氛围,但我从头到尾都没燃起来,甚至有点不耐烦。首先29岁的巨婴真的有点讨人嫌,虽然他真的很有才华啦但跟这种人相处一定会非常累;其次全片把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酷儿群体的遭遇变成模糊的背景板,我觉得很不可,有好几次明明已经可以把叙事切进去了,又突然生生拔出来,回归最传统的励志叙事,我觉得这极大削弱了故事本身的层次。我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够励志,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份励志非常单薄,是“年度十大励志人物小传”的那种单薄。而且作为一个顺性别白人直男来说,29岁有什么好焦虑的?对成功的执念太深了啦……另外,太浪费Mj Rodriguez了,就不能多加点戏?

  • 母若山 7小时前 :

    【6分】我理解林曼威的热情,但我感受不到。打动我的是真实的Jonathan本人,而非电影里呈现出来的角色。明明是很好的素材,但讲述的角度和方式都太一般了。作为音乐电影,音乐不出彩真的是致命问题,全片听下来,居然只有Bohemia一曲足够优秀。旋律和剧情的割裂感太强了,无法带动情绪。冗余的信息太多,真的没必要每隔20分钟就强调一次running out of time,台词多且尴尬,总感觉不像在看电影,像在看一个神经质的林曼威本人碎碎念。传记电影的通病依旧适用:配角们真的都是“配合”的存在,但在本片中,蜻蜓点水般的人物刻画甚至不能起到起码的突出主角作用。能感觉到加菲有在很努力地突破自己,但最终的表演效果也就是无功无过。真要和La La Land对比,那绝对是被吊打的程度。

  • 露曦 9小时前 :

    "Cages or Wings, which do you prefer? Ask the birds."

  • 运康 1小时前 :

    有的人30认为自己时间已经不够多,有的30真的时间不够多,后半程后劲真大,差点哭了……想起来瓦妮莎·哈金斯是我18岁之前最喜欢的欧美女星。片子如果不是舞台剧感那么重就给五星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