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名著曾多次搬上银幕,本版把它搬到当今的赫尔辛基。主角是一个曾经学过法律的屠宰场工人(跟咱们的北大肉店老板似的),三年前女友被车撞死,司机逃逸。如今,他发现了肇事者,并将他杀死。有一个女子知道他的杀人真相和他的身份,但并没有告发他,而是跟他陷入一桩没有前途的恋爱关系...
  作为文学片,本片并不忠实,但它逼真地再现了原作的压抑和阴郁,人物刻画很少感情色彩,很多细枝末节被舍弃,只留下主要人物的眼神和动作,堪称简约主义风格之作。《罪与罚》有1935年的美国版,总体水准不高,但不乏新意;1958年的法国版把剧情搬到了巴黎,后改名《最危险的罪》;1959年的美国新版也作了更新,讲一个学法律的学生涉入抢劫谋杀等罪案。1969年的苏联版长达3小时20分钟,更贴近原著;2002年的英国电视剧版是另一个以忠实再现见长的版本。--正太猫

评论:

  • 漆灵雨 6小时前 :

    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也差不多了……不仅没有救回糟糕的tv,还毁了泽塔本来完美的结局,唯一喜欢的也就邪特的皮套了,对今年的德凯表示担忧……

  • 龙锐智 8小时前 :

    比欧布和捷德的好看哎……可能是因为我有泽宝滤镜,看到泽宝就很喜欢

  • 校乐圣 1小时前 :

    诗真的好诗意。沈腾那段如果不是时间有限其实可以讲得更好!

  • 骏林 0小时前 :

    4/5 庭审戏既真实得痛苦又精彩啊。@ mk2 bibliothèque

  • 羊天华 1小时前 :

    不太了解法国的庭审程序,既然有陪审团存在,那么被告旁边那个穿红袍的法官是个什么角色?貌似他的话对最后的量刑起了关键的作用。

  • 绍学海 1小时前 :

    "But justice doesn't need warriors. It needs judges who are impartial."

  • 锦弘 5小时前 :

    这个系列,无疑是希望要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感动。但是者却是这些章节里最缺乏的,因为他们承载了太多的任务,离真实和接地气太远了。唯一让自己引起共鸣是那段曾经的广告。

  • 汗芷荷 3小时前 :

    战争时代父辈舍生忘死,传承生生不息之坚韧;建设时代父辈鞠躬尽瘁,传承薪火相传之精神;发展时代父辈开拓创新,传承无畏探索之勇气;科技时代父辈穿越时空,传承互为父子之亲情。

  • 茜枫 7小时前 :

    引人思索的电影,主要角色因为处在关系网中而具有多重身份导致了他们行为的复杂性。被侵害者因公开审判而在心里层面遭受的反复蹂躏真是触目惊心。

  • 答访波 4小时前 :

    现在剧场版狂吹不又是吃了tv的红利

  • 暄栋 6小时前 :

    我只是一个能变成人类的奥特曼,这台词,废话文学是吧😅

  • 蕾璐 9小时前 :

    我只是一个能变成人类的奥特曼,这台词,废话文学是吧😅

  • 谢书艺 6小时前 :

    除了致敬真的一点创意都没有,把正木敬吾的故事翻拍的如此低能,高人气泽塔成了工具人简直浪费。讲道理还不如以往新生代大乱炖看得爽。

  • 灵寒 9小时前 :

    这部电影不仅在探讨性侵事件中的性别议题,同时也是对观众的一场考验和审判,它是如此值得被探讨,以至于它如果让你一度持有怀疑态度,或能让你进一步反思制度,或者更坚定自己的立场,那都是一种进步。

  • 晨轩 7小时前 :

    其实对这种打包电影,怎么说呢,连贯性很影响。故事都比较浅,并且不同的风格,很跳。开头打仗,后面发展到机器人。单独拎出来,每部分都有称赞的地方,但打包的形式让我反感。并且为什么,父辈的传承,子辈大多都儿子,飞天的诗,简单带过下女儿成了航天员…

  • 祁映 7小时前 :

    好的表演就是毫无表演的痕迹,让人跟随剧情的深入仿佛就在看一场直播的庭审现场,看到了女性权利与法律甚至道德的相互拉扯。

  • 贡孤容 7小时前 :

    作为“国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片在2021年国庆如约上映。和前作《我的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样,本片分为四章故事,由四组人员分别摄制,不过这次导演则是四个故事的主演,期望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追风》抗战时期的白发英雄送黑发英雄的救国义举;《诗》中国首个人造地球卫星研发过程中平凡却又非凡的英雄之家;《鸭先知》上海改革开放以来首个电视广告的诞生及时代人民的奋斗史;《少年行》来自2050的AI穿越回2016弥补科技少年父亲缺失的遗憾。四个故事的共同特点就是结合了国与家的发展,革命与建设时期家的牺牲成就了国之柱石;改革开放以来国之富强又造就了家的幸福。不过四位业余导演的能力都还需要继续加油,可能因为时长原因几个故事都显得有点空洞,和前作几个小故事相比差距较大,有明显煽情倾向。

  • 淑萱 2小时前 :

    上升到阶级、文化层面,各类人群对事件的认知则各有不同,判决也算是折衷的产物。如果我是陪审团一员,会坚持男孩无罪。

  • 覃秀婉 3小时前 :

    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庭审— 宏大叙事vs个体共情。法理上没有真相 只有平衡。那一晚的闪回剪辑和视角处理相当完美 。(写出这样的短评可见我果然不是个女权…

  • 羊天华 2小时前 :

    整体来说,只有《诗》值得一看。希望给女性团队更多机会,她们的作品很懂如何触动你。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