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姐功力了得,完全想不到是她演的,相较之下加菲演的特别像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完全被比下去。不过他们吵架吵得特别到位,丈夫永远像个小孩子,而妻子被迫做起老妈子,到最后怎么能不相看两厌呢?
也是因为Chastain表现过于出色,淡化了此片更深层的属性,借tammy faye的眼和口,探讨人与信仰的关系~一台永动机却不是福音机~真正让信仰在福音和诅咒的天平上向哪一端倾斜的,是人性~
劳模姐颁奖季这些提名太值得了 加菲也很好 最后出现的的演员对比本人想到《逃离德黑兰》了
7分。看到了基督教是如何贯穿人的一生的。劳模姐演得不错。
Tammy Faye的人物弧光没画完整。Jessica Chastain的表演只能是空中楼阁。
姚弛速报月刊第三十一期,推荐语:往常我更喜欢刻画普通人生活笔触细腻,让人感觉真实没有距离感的表演。然而这部电影是一个与我以往审美取向完全不同的例外。相比于平凡人的故事,本片讲述的故事有着与我们距离遥远的起点还有疯狂的、很具娱乐性的爆炸式的大起大落。影后劳模姐和加菲的表演让我看得又惊又喜,为什么可以这么有想象力,可以这样演可以这样塑造让人信服的立体人物。
可以,兼具惊悚质地和省思意义,片子本身乏味堆叠,但氛围营造颇具亮点,异国他乡的孤寂心理与当前近在咫尺的凶杀案捆绑推进,关切女主的命运走向,是煞有介事还是精神紧绷,让观者的思绪也不断游移徘徊,拨弄的手法也的确高明,只可惜类型片的糟粕之处也比比皆是,比如游离在文本外的生硬男主,废物警察的标配处理,女二意外出现的后续编排,碎嘴讨论的防身手枪(后面一定有大用),可以猜得到的走向,不意外的转折反杀,女性力量需要崛起等等,女导演更遵循自我的思考视角,完成了这部还算在水准之上的“女性困境”剖析,但文本和影像中始终映衬着焦虑和不安,与现实交互。★★★
是大众对上帝的信仰,成就了塔米菲和贝克,他们所谓的成功不是因为信仰上帝,而是利用上帝。当大众了解了真相,不再信任他们,他们的成功就消失了。克里希那穆提说人不应该依靠外在的信仰,而是要信任与真实的面对自己。
查姐表演的用力过猛,还有男女主脸上的特效妆是什么鬼😜?还有作为传记片,对人物的反思和定义又在哪里?难道被导演吃掉了?
有点不知所云 态度不明确的传记片……用力过度的好莱坞冲奥作品again
Jessica Chastain slay again
Jessica Chastine很有信念感的表演,也确实把整个故事带到能看下去的程度,基本上编排中规中矩,其他角色的厚度不够,而男女主之间的关系也没走够深(要不直接走大女主的心路历程也可以?),加菲的线没拉起来,但最后吵架那场戏挺好,可惜了两位演员很好的表演。
不喜欢在一开始就预设了立场的拍摄视角/btw劳模姐演的真好
劳模姐的表演是出色的,希望好运,拿下奥斯卡影后
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最后还是看哭了,可能是因为劳模的精湛演技,可能是因为塔米菲和贝克人走茶凉的悲惨处境,与玫瑰人生,朱迪一样,平平整整的传记片,精湛的演技,悲惨的人生。
电影比较平,感觉劳模姐这次真有机会。现在好莱坞表演也越来越卷了,各种特效妆容今年就好几个
背景故事其实很宏大很有意思,但是电影不太行。。
竟然把这种题材拍的如此温吞无聊……如果女主死了,凶手淡定离开,那种细思极恐的张力更大,结尾有种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感觉
劳模姐的演技确实优秀,值得一座奥斯卡,然而凭借这部平庸的作品封后我是不服气的。
在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二者叠加交织的状态游离,通过渲染男性暴力宣扬女性主义,节奏和气氛拿捏得很好,就是结局贼假,女主失血成那狗样还能爬起来抢人头。。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